本站提供:1.专属网院交流QQ群、微信群  2.统考大学英语B和计算机在线一对一辅导 3.在线作业、
挂课件  4.北京地区学位英语一对一辅导  5.毕业论文全程指导、查重降重  6.答辩演讲指导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摘要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国内规模化猪场猪链球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成为在规模化养猪中绝不容放松警惕的隐形“杀手”。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治



1.前言

1.1选题背景

猪链球菌病是母猪和仔猪发生的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败血性传染性流行病,目前全世界等国家均有猪链球菌病的报道。20世纪70年代发病增加,80年代后期发病更趋严重,在许多地方呈大群爆发地方流行,迄今已有各省市报道了猪链球菌病,并在全国各地造成大面积的流行,损失严重,是多年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各地养猪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该病,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其他疾病。

1.2理论依据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其临床表现可见急性败血症和猪脑膜炎,慢性病例可有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组织化脓性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最严重的类型为休克综合征,可迅速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死亡。其中,由C群链球菌一起的败血性链球菌危害最大,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E群引起的淋巴结脓肿最为常见,流行最广。

1.3立题意义

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已流行多年,近年有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结合养猪现状,从流行病学,临床变化及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综述,初步探讨了猪链球菌病的趋势和诊疗方法。

2.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呈链状排列,长短不一,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胞壁内含多种氨基酸糖,构成了其群特异性抗原,根据链球菌群的特异性抗原的不同,用革兰氏(Lance field)血清学分类,可将链球菌分成A、B、C、D、E、F、G、H、K、L、、M、N、O、P、Q、、R、、S、T、U等19个血清型。引起猪链球菌的病原多为c群的兽疫链球菌鹤类马链球菌,地群的猪链球菌,以及elsr等群。我国猪链球菌病原主要有cdelrs等群,陈永林等(1993)对国内19个省的126只致病性链球菌分群鉴定中, c群兽疫链球菌约占72.22%,(91/126),d群约占7.14%(9株),s和r群各6株,占4.76%,没有鉴定出群徐涤平等(2001)应用间接血凝(iha)实验和环状沉淀实验对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辽宁等省送检的病料中分离出猪致病性链球菌63株进行了血清学鉴定,鉴定出c群40株,d群8株,e群11株,r群4株,分别占63.49%、12.7%、17.46%、和6.35%。

3.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  

3.1败血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本型的潜伏期短, 一般为1d ~ 3d,长的可达6d。往往头晚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即已死亡;或者停食1~2餐,体温41~43℃,精神萎顿,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肥育猪和怀孕母猪。急性病例较常见,多数表现体温突然升高41~42℃,呈稽留热,常见精神沉郁,减食或不食,眼结膜潮红,流泪,有浆液性鼻液,呼吸浅表而快。少数病例在后期于耳尖、四肢下端、腹下有紫红色或出血性红斑,有跛行,病程2~4d。  

3.2脑膜炎型  

病初体温升高,不食,便秘,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当有人接近时或触及躯体时发出尖叫或抽搐,或突然倒地,口吐白沫,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运动,甚至昏迷不醒;有的病猪于死前常出现角弓反张等特殊症状。另外,部分病猪还伴发多发性关节炎。另外,部分病猪多为1d ~ 2d,而发生关节炎病猪的病程则稍长,逐渐消瘦衰竭而死亡。

3.3心内膜炎型  

此型生前不易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闲难,或瘫软卧地不能行走,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疳,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3.4关节炎型  

由脑膜炎型和心内膜炎型病变而来,或从发病起即呈现关节症状,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站立。运动时出现高度跛行,甚至患肢瘫痪,不能起立。病程2~3周。该型与脑膜炎型、心内膜炎型很少单独发生,常常混合存在,或先后发生。在临床上单独发生关节炎型的多见于仔猪,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有的呈现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逐渐消瘦。

3.5淋巴结脓肿型  

淋巴结脓肿又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颌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受害淋巴结先出现小脓肿,逐渐增大,肿胀,坚实,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有咳嗽,流鼻汁。脓肿成熟后,肿胀中央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排脓,流出带绿色、粘稠、无臭味的浓汁。此时全身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脓汁排净后,肉芽组织新生,逐渐康复。本病程约3 ~ 5 周,一般不引起死亡。


4.猪链球菌病的诊断

4.1临床诊断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 3 d 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在临床上急性型以败血症和脑炎为主:慢性型以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脓肿为特征。

4.1.1急性败血型

该型最常见,多呈暴发性流行。最急性的往往不见明显症状就死亡:病程稍长的病猪体温升至40—42℃,全身症状明显,食欲废绝,眼结膜潮红,流鼻液,便秘或腹泻,在耳、腹下及四肢末端出现紫斑。

4.1.2脑膜脑炎型

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2.5℃,有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四肢共济失调。

4.1.3关节炎型

关节肿胀,疼痛,跛行,重者不能站立,衰弱死亡或逐渐恢复。

4.1.4淋巴结脓肿型

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皮肤变薄坏死并破溃流脓。

4.2实验室诊断

4.2.1试验材料

(1)病料

无菌采取病死猪的心血、肝、脾及淋巴结。

(2)药品与试剂  

培养基、化学试剂及微量发酵管等。

4.2.2实验方法

(1)直接染色镜检

用病料触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2)细菌分离培养

将病料分别接种于血清肉汤进行增菌培养,然后再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于37℃温箱中培养18~24h,观察菌落的形态及溶血类型,并进行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再接种血清肉汤,纯化后放置4℃环境下,保存,待鉴定。

(3)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将细菌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待稍干后,用无菌镊子将各种药敏片分别平贴在培养基表面,4℃2h使药物扩散,然后置37℃培养16~18h,观察结果。

4.2.3实验结果

(1)病料触片  

显微镜检查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单球或双球,少数呈短链状,有荚膜。

(2)细菌培养特性  

37℃培养24h后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半透明,针尖大小的β-溶血的菌落。在血清肉汤中先均匀混浊,后在试管底部形成沉淀,上部澄清,不形成菌膜。鲜血琼脂、血清肉汤培养物涂片,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多呈长链状的球菌。

(3)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极度敏感;对复方磺胺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土霉素具有抗药物。

5.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5.1治疗措施

5.1.1西药治疗

安痛定注射液、链霉素、青霉素混合肌肉注射。30%安乃近注射液、青霉素混合肌肉注射。25%恩诺沙星注射液或0.5%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安钠咖50ml、VC15ml,给病猪静脉注射。可用于链球菌的药物还有普鲁卡因、青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可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5.1.2中药治疗

双花20g、蒲公英20g、黄连40g、黄芩30g、黄柏30g、郁金30g、栀子25g、白芍25g、珂子40g、甘草15g、煎汤拌料喂服。

5.1.3对症治疗

(1)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

对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应早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较敏感的药物。首选抗菌先锋(林可霉素)或小诺庆大霉素,每天肌注2次;有脑炎症状的配合磺胺嘧啶和氯丙嗪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也有很好的疗效。为了巩固疗效,应连续用药5天以上。

(2)关节炎型

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安乃近注射液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局部还要涂擦消炎刺激剂。具体的用量为:30%安乃近每lkg体重0.29,青霉素每lkg体重8万IU,链霉素每lkg体重6万IU,维生素B每lkg体重10mg,地塞米松磷酸钠15mg,肌肉注射2次/d。对关节炎幼猪可用头孢噻呋或林可霉素按每lkg体重10万IU加地塞米松2mg,肌肉注射2次/d。

(3)淋巴结脓肿型

对淋巴结脓肿型,涂鱼石脂软膏,加快成熟变软。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出脓汁,用3%双氧水或0.1%新洁而灭等冲洗后,涂以碘酊,可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药物,短期内尽量避免水冲洗,以防感染。有脓肿转移时,应注射抗生素。

5.2预防措施

5.2.1清除传染源

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铁片、碎玻璃、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新生的仔猪,应立即无菌结扎脐带,并用碘酊消毒。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北京威可(复方戊二醛)或黑旋风(聚维酮碘)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需经无害化处理。

5.2.2免疫接种

患过链球菌病的动物,自愈后可产生很强的免疫力。根据当地发病情况,除接种猪瘟、伪狂犬病等疫苗外,同时进行猪链球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应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该病传播效果较好。

5.2.3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搞好猪舍环境及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猪舍干燥、通风,经常清除粪便、更换垫草,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除去猪圈和饲槽上能引起外伤的异物。适当降低猪群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注意加强营养,增强猪群抵抗力。

5.2.4定期消毒

坚决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免疫预防技术措施的补充。在免疫前后,机体还没有建立有效免疫保护能力,很容易感染病菌。因此,要高度重视猪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平时应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可选用低毒消毒药物进行带畜消毒,对接种活菌疫苗者可在免疫后 1~2天再用消毒药物进行带畜消毒。只有消毒与免疫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对栏舍和用具可用农福和特灭杀喷雾消毒,生猪出栏后进行终末消毒。

5.2.5药物预防

由于猪链球菌血清型较多,如果疫苗与流行菌株血清型不同会大大降低免疫保护力,所以为有效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必须加强化学药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预防,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及维生素制剂,连续应用 1~2周,可有效地控制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5.2.6紧急预防

当确诊为链球菌病后,应立即划定疫点、疫区,隔离病猪,封锁疫区,禁止猪只的流动,关闭市场,病即使将疫情上报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污染的圈舍,用具和环境用3%来苏儿液或1/300的菌毒敌彻底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屠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而其他废弃物也应深埋或彻底消毒。猪场发生本病后,如果暂时买不到菌苗,可用药物预防,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如每吨饲料中加入四环素125克,连喂4-6周。如能购到疫苗应及时按上述免疫的方法进行免疫接种。



参考文献:

[1]刘荣标.兽医微生物学.艺轩图书出版社,2013

[2]张家峰.畜禽养殖使用药物消毒的关键技术和误区.齐鲁牧业报.2011

[3]陈书琨,林庆燕.猪链球菌生化突变株的分离与鉴定,2011

[4]陈焕春.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与净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张彦明,贾靖国.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技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

[6]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7]郑明球.家畜传染病学实验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8]郝天斌,陈雨田.猪非溶血性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诊治.中国兽医科技,2009

[9]李立山.张周.猪传染病的防制.养猪与猪病防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张永泰.养猪新技术.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健强.兽医微生物学实验与实习指导.西北农业大学,2008

[12]王林云.养猪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3]苏振环.现代养猪使用百科全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14]吴增.猪场猪病防治修订版.金盾出版社,2005

[15]吴学军.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5